2015年6月29日 星期一

甲狀腺癌之簡介

甲狀腺癌是內分泌科門診中最常見的癌症,每年每十萬人中有三至十個甲狀腺癌的案例被發現。其比例雖低,但是在大體解剖時,卻可在百分之六至百分之二十的甲狀腺組織中發現甲狀腺癌的蹤跡,意謂著大多數人的甲狀腺癌終其一生都未被發現。
分類:
原發性甲狀腺癌分為乳突癌濾泡癌髓質癌、淋巴瘤和分化不良癌,其中以乳突癌所佔比例最高,其次是濾泡癌,其他的癌則較少。質癌由甲狀腺C細胞所衍生,並非來自甲狀腺濾泡細胞,故不攝取碘。未分化癌極為惡性且常迅速侵犯周邊組織或轉移到全身各器官,預後甚差,患者常在診斷確定後數月內死亡。轉移至甲狀腺的癌症多來自乳癌或肺癌。
原因:
導致甲狀腺癌的真正原因至今仍不清楚,但可能與下列因素有關:在小孩時期,頭頸部或胸部上方曾接受放射線治療者較易發生甲狀腺癌,而且可以在十至二十年後發生;四分之一髓質癌患者具有家族遺傳之傾向,故髓質癌患者之家屬應做相關癌症之篩檢;此外,有些人認為橋本氏甲狀腺炎可能與甲狀腺惡性淋巴瘤的發生有關。
臨床表徵:
最常見的症狀是頸部摸到腫塊,如果腫塊摸起來是硬而且表面不平滑則要考慮乳突癌,但濾泡癌有時摸起來是軟而有彈性。有些患者則可以摸到頸部淋巴結。此外,比較少出現的症狀是聲音沙啞、吞嚥困難、體重減輕、呼吸困難及胸部不適等。少數患者則會出現遠端轉移之症狀,其症狀依轉移的部位而定,如轉移至脊椎可能會引起手腳酸麻或無力等。
診斷:
首先,可使用超音波進行病灶處的掃描以找尋可疑的結節,有些癌症結節可發現到微小的鈣化點;再者利用細針吸引細胞學檢查為目前最簡便診斷甲狀腺癌之方法,用細針吸取腫瘤細胞並置放於玻璃片上,經染色,約三分鐘後即可在顯微鏡下觀察細胞形態,在熟練的細胞學醫師診斷下很快即可判斷是否為惡性細胞。若結節不易定位,尤其是結節太小或有囊泡樣變化時,此時在超音波指引下準確性更高。對於甲狀腺淋巴瘤,可能須要甲狀腺活體切片病理檢查以確定診斷及作分類。至於髓質癌,血液中的腸癌胚胎抗原(CEA)或抑鈣素(Calcitonin)值可做為診斷的依據。胸部和頸部X光檢查可用來觀察腫瘤有否轉移到肺部,和氣管周遭侵犯的情形。
治療:
手術通常是治療甲狀腺癌的第一步,以儘量切除癌組織為主,除少數局限性且分化良好的甲狀腺癌可考慮只做甲狀腺患側單葉切除,大多數患者甲狀腺應儘量全部切除。手術治療的合併症包括:神經受傷引起聲音沙啞、甲狀腺風暴(目前已少見)及副甲狀腺功能低下症(引起血鈣過低,副甲狀腺功能低下症可能只是暫時性的,也可能是永久性的)。做完甲狀腺全切除術後,後會給患者吃中等劑量的碘131來消除手術後留下來的甲狀腺組織(包括良性和惡性的組織)。之後會安排碘131全身掃瞄來看看還有沒有殘留的甲狀腺組織或惡性腫(此時大多可在頸部看見正常甲狀腺殘留組織的影像)做完掃瞄之後就可開始每天口服甲狀腺素,讓身體由甲狀腺功能不足的情形逐漸恢復,並產生對腫抑制的效果,甲狀腺素須終身服用。對於淋巴轉移或局部復發的患者,手術仍是最佳的選擇。
一般而言,放射性碘治療對乳突癌及濾泡癌等分化較好的腫瘤較有效,若其甲狀腺無法完全切除、為多發性病變、或癌細胞已侵犯周邊組織或遠處轉移時,皆應接受高劑量的原子碘治療。要注意的是放射性碘治療前,要先停用甲狀腺素並低碘飲食四星期。若患者無法忍受停用甲狀腺素三至四,目前已有基因工程合成的甲促素,可供注射使用。至於放射性碘治療併發症較常見的有腮腺炎和甲狀腺發炎,有時甚至會引起甲狀腺機能亢進。肺纖維化或嚴重的血液疾病,只有在使用大劑量的放射性碘後方會發生。對於極惡性的未分化癌或因癌症轉移骨頭導致劇痛的甲狀腺癌,由於其對放射性碘反應不良或全無反應,可嘗試使用電療來破壞、殺傷癌組織,以減緩癌細胞的生長及減輕痛楚。
    至於化學療法,一般來說,對甲狀腺癌的治療效果有限,故較少採用。
追蹤:
追蹤時,若有新的腫塊發現,細針吸引細胞學檢查仍是最佳的檢查的方法。在手術及放射性碘治療後,應每三至六個月檢查一次血中甲狀腺功能及甲狀腺球蛋白濃度,以便調節甲狀腺素之用量與追踨是否復發。此外,患者每年應作一次胸部光檢查以測知其是否有肺部轉移。由於過量補充甲狀腺素會造成骨質疏鬆症的副作用,因此女性患者每年應檢查一次骨質密度。每隔一年左右,停用甲狀腺素一個月,作一次碘131全身掃描以偵測是否有無復發。另外,骨頭掃描,電腦斷層攝影在必要時也可使用。在某些案例中,正子攝影也可偵測復發之部位。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